為培養具有ESG(環境、社會、治理)意識的未來領導者,清華經管學院MBA教育中心正式開啟《中國ESG前沿模式探究系列課程》。2021年6月29日-7月3日,清華經管學院MBA學生三十余人,在清華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肖勇波教授的帶領下,來到內蒙古杭錦旗庫布其沙漠,展開了為期五天的考察學習。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是生態環境部命名的我國荒漠化地區第一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億利庫布其“兩山”基地),清華MBA師生一行先后參訪了億利集團所屬的庫布其七星湖沙漠生態旅游區、億利庫布其沙漠生態太陽能光伏光熱治沙發電綜合示范項目、阿木古龍甘草健康產業園、科技中心、沙峰綠谷等,后又參訪了億利集團旗下的包頭中藥等,聽取了多位億利集團高管和專家們的講座。歷經數日考察和課堂學習,庫布其沙漠偉大變化的歷史畫卷生動的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案例企業億利集團不畏艱苦的治理沙漠,通過多年創造性的持續奮斗,將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條享譽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行前精心準備
6月20日下午,2021年《中國ESG前沿模式探究系列課程》(二)--庫布其荒漠化治理課程在清華經管學院開啟行前課程。清華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肖勇波、MBA教育中心老師黃秋晨分別為同學們介紹了ESG理念、本次課程模塊意義、億利集團的基本情況等,并就課程的日程安排、注意事項以及學習小組的課題安排進行了宣講答疑。MBA中心還為同學們發放了預先準備的各類物資,包括課程手冊、定制服裝、便攜背包等,為課程的圓滿舉辦打好了基礎。
在學院老師的組織下,同學們正式分為6個課題調研小組,分別選定了生態旅游、光伏產業、可持續治沙、蒙藥生態鏈等領域,力爭進行更深度的研究。
初識庫布其沙漠
6月29日,在落地巴彥淖爾前,同學們透過航班的空中舷窗,不禁紛紛發出這樣的感慨:“這真是一個最不像沙漠的沙漠啊”----黃沙與綠色交替相間,縱貫筆直的公路,壯闊流淌的黃河,更被連綿的綠帶所保護,時而點綴著閃閃發光的光伏面板區域。作為距離北京最近的沙漠,二十年前屢屢侵擾北京的沙塵暴幾大來源地之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竟是這樣的狀態,大大激發了大家的好奇心。
大巴將同學們從機場接至庫布其七星湖沙漠生態旅游區后,億利集團人力資源中心人才發展部負責人、也是本次課程的授課講師李云龍已經等候多時,他為大家先行做了一場精彩的《億利發展歷史和產業介紹》的總括式分享。
這一課讓同學們眼中的億利瞬間鮮活了起來。原來,資產逾1000億元、員工8000人的龐大億利集團,最初只是庫布其沙漠中心區域一家艱難求存的小鹽廠,最初治沙的動機也非常樸素:“不修路就需要繞300公里才能把貨物運出去,而不治沙就沒有辦法修路,沙子還會把鹽場埋掉!”
企業生存和經營艱巨挑戰,引發了同學們的共鳴,也帶來大家的思考:億利是如何做到的?經驗如何汲取?未來如何更好?學習和討論氣氛也愈發濃厚了。
當天晚上,七星湖旁,璀璨星空下,好客的內蒙古人燃起熊熊篝火,以當地極富特色的舞蹈與歌聲,向老師同學們送上祝福。當地最大待客之禮----烤全羊必不可少。在歡聲笑語和美味佳肴中,庫布其味道讓課程有了感性的啟動!
三十年偉大治沙之路
6月30日上午,億利集團執行董事、同時也是清華大學EMBA學長王鐘濤與億利光伏新能源事業部副總裁張凡,分別為同學們做了《億利治沙30年》和《光伏治沙減排》主題報告。前者介紹了庫布其沙漠的狀況、治沙背景、成果、推廣,后者介紹了億利光伏治沙解決方案及成果。如今,這些成果已獲中國政府授予“中國脫貧攻堅獎”和被聯合國授予“全球治沙領導者”獎。通過講授,同學們了解到,億利一直把企業發展、環境治理、當地減貧、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五者結合在一起,形成清晰的價值脈絡,也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的探討熱情。
在感嘆和敬佩億利人治沙信仰的同時,同學們也不斷進行著思辨與發問:億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彪是如何克服困難的?是否可以加強互聯網合作?新媒體的引入是否能進一步促進荒漠治理?
肖勇波教授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思考,同時指出,本次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培養未來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很多問題也許是沒有答案的,但如果我們從對億利的學習中,能夠真正地認識到每一個人對世界的作用,怎樣看待自己的生命,是短期的目標、長期的目標還是永久的目標?如果每位同學都能把ESG的感悟貫穿到生活中去,甚至把感悟和同學、朋友等各種各樣的人做一些交流,那也許每個人都能加入到治理沙漠、治理環境,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過程中去。我們的地球一定會越來越藍,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實地參訪--光伏與農業
下午,同學們在億利集團高管的陪同下,首先來到庫布其沙漠腹地的“沙峰綠谷”。這里采用削峰填谷、微創氣流植樹和無人機飛播等造林技術,對沙漠進行初步改造。同學們現場體驗了水壓力打洞插桿技術及螺旋鉆孔種樹法。
接著,同學們又來到了阿木古龍現代智慧農業區,參訪了其中的甘草健康產業園。連綿的大片農田、機械化的灌溉,引發了大家的驚嘆。負責人告訴我們,從原始的沙漠到如今的農田,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首先億利人創造性的選擇了甘草這一多年生的中草藥,利用其根深固沙、豆科固氮的特性,將其率先種植用以改良土壤,3-5年成熟后,除了沙漠化改善外,還能帶來每年平均500元的收益。收獲甘草之后,再根據訂單,輪種土豆和玉米,目前超過2萬畝改造后的農田產出的農產品供應給百事集團等大型企業制作樂事薯片等,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第三站是億利集團的科技中心,同學們更深入的通過成就展和植物園,進一步展望了庫布其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理念/科學論斷,真的在這里得到了實踐。
最后一站是庫布其沙漠生態太陽能光伏光熱治沙發電綜合示范項目,銀白色的光伏面板一望無垠,無比壯麗。負責人告訴同學們,這是億利人獨創的綜合治沙系統,“板上發電、板間養殖、板下種植”,僅每季度擦拭光伏面板一項,就為當地群眾創造了眾多工作機會,提升了收入水平。
結束參訪路上,同學們心潮澎湃,大巴車所行駛的路,正是億利人為了打通鹽廠與火車站,將300公里運輸路線縮短為60公里的企業生存之路,也是庫布其治沙工程的創造性的道路分割沙漠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庫布其綠色的生命之路。在這條連接奮斗過去與輝煌未來的暢想之路上,同學們不斷交流和討論著所見所思,對ESG的理解更加升華了。
生態文旅--發現庫布其沙漠的新機遇
7月1日清晨,帶著發現和體驗庫布其沙漠文旅潛力的心情,同學們凌晨4點半出發,開始了穿沙徒步和觀大漠日出之旅。冉冉升起的旭日無比壯闊,全程6公里的徒步,腳踏這片美麗的土地,更為大家種下一顆難忘的記憶種子。
返程之后,億利康養股份生物多樣性公司總裁劉秉承和億利沙漠事業集團副總裁賀鵬飛,分別為同學們做了《生物多樣性技術實踐》和《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專題分享,從技術和影響力兩個角度,介紹了億利集團的治沙成就,更揭示了庫布其沙漠生態旅游的基礎和美好前景。同時也向大家介紹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是全球唯一的致力于推動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綠色經濟發展的大型國際論壇。2013年9月在納米比亞召開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第十一次締約方大會上,億利集團參與創辦的“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被作為實現全球防治荒漠化公約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和平臺寫入了大會報告。2014年2月,中國批準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為國家機制性大型涉外論壇。
2019年7月27日,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庫布其七星湖舉辦,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肯定庫布其治沙為國際社會治理環境生態、落實聯合國2030年議程提供了中國經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負責深度調研的生態旅游的2個小組,還分別在之前的課前飯后,主動去體驗了庫布其景區的各項活動,騎馬、騎駱駝以及觀星,還訪談了許多景區員工,短短兩天的與庫布其相遇,已經變身為了這里的旅行小達人。他們向高管們提出了許多問題,比如:什么樣的沙漠值得治理?沙漠旅游特性是否會消失?對此,劉秉承回答到:隨著我們對自然界生態的了解加深,科學界已經深知有些沙漠是千萬年自然形成的,它們對自然生態有著重要作用,我們不用改變。但是一些因為人為原因造成的荒漠化,比如形成只有幾百年的庫布其沙漠,我們是可以治理,而且我們希望,是一種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和諧共存。這些話進一步啟發了同學們的思考。
轉戰包頭--探訪中藥產業
有同學提出:既然億利集團在沙漠種植甘草改造沙漠,又有如此豐富的種質資源,那么發展中華傳統醫藥,優勢得天獨厚。億利確實也很早布局了這一產業,7月2日,同學們轉乘大巴抵達包頭,直奔億利下屬的包頭中藥有限公司。在這里,先后參觀了化驗中心、粉碎車間、綜合制劑車間、以及特色丸劑 (蜜丸、水蜜丸、水丸、濃縮丸)等車間。對該企業研發及生產有初步了解后,億利集團執行董事、億利醫養集團總裁潘玉芳女士為同學們做了《億利醫養產業發展》的專題分享。通過分享同學們了解到,從小型中藥廠,到如今年收入上億初具規模,包頭中藥的核心優勢在于其擁有百萬畝以上的甘草和肉蓯蓉的高品質藥材生產基地,以及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發展出了甘草全產業鏈和肉蓯蓉提取物固體飲料生產工藝流程,以高品質和優質療效,贏得了客戶。同學們忍不住感嘆,這也是庫布其沙漠治理創造的非凡結晶。
圓滿結課
7月3日上午,清華經管學院MBA《中國ESG前沿模式探究系列課程》(二)--探究庫布其荒漠化治理課堂舉辦了課程匯報答辯。六個小組根據各自深度研究課題,進行精彩的陳述,為本次課程畫下圓滿的句號。肖勇波教授在總結中指出,億利集團治理綠化庫布其沙漠 6000多平方公里,創造生態財富(GEP)5000多億元,帶動10.2萬人脫貧致富,生動實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些具體實踐,正啟發了同學們未來的企業家之路。億利集團的企業代表也贊揚清華同學在各個研究課題中所給出高質量建議,表示企業將深入閱讀、積極吸取借鑒,億利集團也將繼續秉承ESG理念,在未來繼續探索“治沙、光伏、生態、產業”平衡驅動可持續發展的庫布其模式。
同學們也普遍感到受益良多:庫布其課程設計通過走訪和教學互相結合,相得益彰,將案例探討的生動教學形式與前沿熱點內容深度統一,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治理工作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新發展理念,走出了成功的發展道路,也激發出了同學們深度課題的真知灼見。祁芷樺同學(2020級P1班)說:“億利集團的治沙經歷告訴我們,只有格局打開,心系更大的責任與義務,才可以更好的看清前行的方向。”李偉平同學(2020級P2班)說:“在艱苦的沙漠里,一切生存下來的都需要竭盡全力,甘草如此,企業也如此。”余天嶺同學(2020級P5班)說:“清華經管學院的ESG課程學到很多,帶不走漫漫沙漠,只帶走美好記憶、知識和從容(蓯蓉),歷史的責任在我們這一代企業家身上繼續傳承。”
站在時代、全球的角度看待生態環保、社會責任與企業治理,將MBA教育及產學研融合提升至一個新高度、新境界,正是開設ESG課程的重要意義。讓我們繼續期待ESG課程的其他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