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研究生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引導和促進MPA研究生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提高培養質量,特制訂本辦法。
一、考核資格
凡參加研究生課程學習者,均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要求進行成績考核,經考核通過才能取得規定的學分。參加課程考核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已完成網上選課。
2.缺課次數累計不超過3次。
二、學分要求
MPA課程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課程設置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分為核心課、專業方向必修課、選修課和社會實踐四方面基本模塊。其中,核心課不少于17學分,專業方向必修課不少于8學分,選修課不少于9學分,社會實踐2學分。課程學習中,每個學分學習時間不少于16學時。
三、考核方式
1.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除實踐類課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進行考核外,其他課程一律以考試的方式進行。考試可采用筆試、口試、撰寫課程論文等形式進行。
2.課程考核采取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提倡以撰寫文獻閱讀報告、實驗報告和調查報告等形式進行過程考核,以撰寫課程論文等形式進行期末考核。
3.各培養單位可參照學校有關要求和本學科專業與課程特點,選擇恰當的考核方式。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要注重對研究生綜合能力的考核,注重引導和促進研究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4.關于各種考核方式的具體要求如下:
(1)筆試/口試:筆試分為開卷和閉卷兩種形式。筆試要有正規考試試卷,答題統一采用帶有“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考試試卷”題頭的答題紙。筆試時間一般為120分鐘。口試的形式靈活多樣,一般要有詳細的考試文字記錄。
(2)課程論文旨在培養、訓練和考核研究生綜合運用已學課程的理論和知識,進行科學研究,解決本學科領域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能力,并使研究生受到查閱、評述文獻,制定研究方案及計算、論證、撰寫論文等的科學研究訓練。課程論文要符合學術論文的基本規范,一般應包括論文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等內容。字數一般不少于4000字,內容要與本門課程相關。
(3)調查報告是對社會上某一個問題或事件進行專門調查研究之后,將所得的材料和結論加以整理而寫成的書面報告。一般應包括標題、開頭、主體、結尾和附件等部分。調查報告應具有寫實性、針對性、時效性等特點。字數一般不少于4000字。
(4)文獻閱讀報告是在對某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領域研究成果的綜合和思考。一般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等主要內容。文獻閱讀報告可以是經典文獻的述評,也可以是文獻綜述報告。字數一般不少于4000字。
(5)實驗報告就是把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果等記錄下來,經過整理,寫成的書面匯報。一般應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分析等項內容。
(6)所有考試試卷均需使用專用考試用紙,并附有試卷封面,教師依據相應的評價標準進行成績評定。
四、成績評定
考試按照百分制評定,考查按照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評定。
五、考核組織與成績管理
1.公共課的考核、試卷評閱由MPA教育中心統一負責組織;專業課的考核與試卷評閱由各培養單位組織;成績由MPA教育中心負責錄入研究生管理系統。
2.任課教師應在考試結束后兩周內完成試卷評閱和成績錄入工作。同時需將成績單簽字后送交MPA教育中心備案。
3.試卷送交MPA教育中心秘書處保存。保存時間為研究生畢業后3年。
4.研究生畢業離校前,各培養單位需打印《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成績單》一式2份,經各培養單位和研究生院審核蓋章后,1份存入學校檔案館,1份裝入研究生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