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基本要求及適用范圍概述
本大綱適用于電子科學與技術(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重點考察考生對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原理的準確理解和靈活應用的能力。
二、題型結構
判斷題、簡答題、計算題等(總分 150 分)
三、考試內容
第一章 質點運動學
質點的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運動方程;圓周運動;相對運動。
1、 理解質點模型和參照系、慣性系等概念。
2、 掌握位矢、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的定義。
3、 能利用運動方程確定質點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4、 掌握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規律,理解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能計算質點在平面內運動時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二章 牛頓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慣性系。 1、掌握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理解慣性系的概念。
第三章 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動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功、動能、動能定理;勢能,機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
1、 掌握質點的動能定理、動量定理。
2、 理解功、能、動量、沖量等概念,能計算變力的功及沖量。掌握保守力作功的特點,理解勢能概念。
3、 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義,掌握用守恒定律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章 剛體的轉動
剛體的平動與轉動,剛體的定軸轉動;力矩,剛體的定軸轉動定律,轉動慣量;定軸轉動的動能及動能定理;質點和剛體的角動量,角動量守恒定律。
1、 理解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定義,理解力矩、轉動慣量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2、 理解轉動慣量的平行軸定理。
3、 掌握剛體定軸轉動的轉動定理,用其求解定軸轉動問題。
4、 理解力矩的功、剛體的轉動動能、剛體的重力勢能概念。
5、 理解質點角動量和剛體角動量概念,理解剛體角動量守恒定律,能用該定律計算定軸轉動剛體系統的有關問題。
第五章 靜電場
電荷,庫侖定律;電場,電場強度、電矩;高斯定理;靜電場的環路定理,電勢能與電勢;電場強度與電勢梯度的關系。
1、 理解電場強度概念,理解庫侖定律,掌握用點電荷電場強度公式和場強疊加原理計算帶電系統電場強度。
2、 理解靜電場高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求解帶電系統電場強度。
3、 理解電場力做功特點,理解靜電場環路定理。
4、 掌握用點電荷電勢公式和電勢疊加原理求帶電系統電勢。掌握用電勢的定義式求帶電系統電勢。
第六章 靜電場中的導體與電介質
靜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場中的電介質;電容與電容器;靜電場的能量。
1、 理解導體靜電平衡的條件,掌握導體靜電平衡時電荷、電勢的分布規律。
2、 了解電介質的極化原理,理解電介質對靜電場的影響。
3、 理解有電介質時的高斯定理,掌握有電介質時靜電場中電位移矢量和電場強度的計算方法。
4、 理解電容定義,掌握典型電容器電容的計算方法。
5、 了解電場能量和電場能量密度的概念。
第七章 恒定磁場
磁場,磁感應強度;畢奧一薩伐爾定律及應用,運動電荷的磁場;磁通量,磁場的高斯定理;磁場強度,安培環路定理;磁場對載流導體的作用;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霍耳效應。
1、 理解磁感應強度概念,掌握畢奧-薩伐爾定律,能運用該定律計算幾何形狀簡單的載流導體產生的磁場分布。
2、 理解磁通量的概念,理解穩恒磁場高斯定理。
3、 理解磁場安培環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環路定理計算磁感應強度的方法。
4、 理解洛侖茲力。了解霍耳效應現象及機理。
5、 掌握用安培定律計算載流導體在磁場中所受安培力。
6、 了解載流平面線圈磁矩的概念,了解載流平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所受磁力矩的計算方法。
第八章 電磁感應 電磁場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感應電動勢(動生電動勢及感生電動勢);自感和互感;磁場的能量和能量密度;位移電流,電磁場基本方程的積分形式。
1、 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掌握用該定律解問題的方法,理解楞次定律。
2、 理解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掌握計算方法。理解感生電場概念。
3、 理解自感和互感現象。
4、 理解磁場能量和能量密度概念,了解磁場能量計算方法。
5、 理解位移電流概念,掌握其計算方法。6、理解麥克斯韋方程組里每個方程的物理意義。(電磁波不要求)第九章 振動
簡諧振動及其表達式(振動方程);簡諧振動的能量;同方向、同頻率的簡諧振動的合成。
1、 掌握簡諧振動的基本特征,掌握描述簡諧振動的基本特征量(振幅、周期、頻率、相位)的物理意義及確定方法。
2、 掌握描述簡諧振動的旋轉矢量法,并會應用。
3、 理解簡諧振動能量特征。
4、 掌握兩個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合成的規律以及合振動振幅極大和極小的條件。
第十章 波動
機械波的幾個概念;平面簡諧波(波函數,簡諧波波函數的物理意義);平面波的波動方程;波的疊加原理,波的干涉。
1、 理解機械波產生的條件,理解描述波動的物理量(周期、頻率、波長和波速)的物理意義及相互關系。
2、 理解平面簡諧波波動方程的物理意義,掌握建立平面簡諧波波動方程的方法。理解波形曲線。
3、 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迭加原理,掌握波的干涉現象及相干條件,能應用相位差和波程差分析確定相干波疊加后振幅加強和減弱的條件。
4、 了解駐波形成的條件和特點。
5、 理解半波損失概念。
第十一章 光學
光的單色性與相干性;光程和光程差;楊氏雙縫干涉實驗;光的衍射現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單縫的夫瑯和費衍射;光柵的衍射;干涉與衍射的聯系和區別;自然光與偏振光;起偏和檢偏,馬呂斯定律。
1、 理解光的相干條件及獲得相干光的方法。掌握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能用光程差分析產生明條紋和暗條紋的條件。
2、 掌握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的原理和干涉條紋的分布特征。
3、 理解薄膜干涉原理,理解等傾干涉條紋和等厚干涉條紋的分布特征。了解薄膜干涉在實際中的應用。
4、 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及其對光衍射現象的定性解釋。了解用半波帶法分析單縫衍射明暗紋分布規律的方法,了解根據衍射公式確定明、暗條紋分布。
5、 理解光柵衍射原理和衍射條紋的特征,掌握光柵衍射公式的應用,掌握確定譜線位置的方法。
6、 理解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概念。
7、 掌握馬呂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并能作相應計算。四、參考書目:
《物理學》(上、中、下)(第五版) 東南大學等七所工科院校編。馬文蔚、解希順、周雨青改編(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