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 分,共10 分。請從A、B、C、D 中選擇一個正確答案)
1.提出期望理論的管理學家是( )
A.亞當斯
B.弗魯姆
C.赫茲伯格
D.羅特利斯伯格
2.計劃和控制的基礎是( )
A.業務
B.制度
C.信息
D.組織
3.在產品一市場發展的成熟階段與飽和階段里,銷售量如果不到行業領先企業銷售量5%的企業,不適宜采取的戰略是 ( )
A.重點集中戰略
B.聯合或兼并戰略
C.出售戰略
D.市場集中戰略
4.企業文化再造的內部動因不包括( )
A.企業改組
B.進軍國際市場
C.資產重組
D.股票上市
5.企業給當場付清貨款的客戶以一定金額的減價,這被稱為( )
A.現金折扣
B.現金回扣
C.讓價折扣
D.數量折扣
6.企業在不同的細分市場推出不同的產品,并在渠道、促銷和定價方面都加以相應該變, 以適應不同細分市場的需要,這被稱為( )
A.集中市場營銷
B.無差異市場營銷
C.差異市場營銷
D.一對一市場營銷
7.從價值鏈角度看,下面哪項活動屬于輔助性增值活動?( )
A.生產作業
B.售后服務
C.市場營銷
D.采購管理
8.財務管理環境按其與企業的關系,分為( )
A.宏觀財務管理環境和微觀財務管理環境
B.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環境和企業外部財務管理環境
C.靜態財務管理環境和動態財務管理環境
D.長期財務管理環境和短期財務管理環境
9.每期期末等額收付款項的年金,成為( )
A.普通年金
B.即付年金
C.延期年金
D.永續年金
10.甲公司與乙公司合并,甲公司存續,乙公司消失,這種并購方式稱為( )
A.資產收購
B.股票收購
C.吸收合并
D.創設合并
二、多項選擇題
1.動機在激發行為過程中的具體功能表現為( )
A.始發功能
B.導向和選擇功能
C.控制功能
D.維持與強化功能
E.學習功能
2.企業任務說明書的要素有( )
A.經營理念
B.市場環境
C.自我觀念
D.管理風格
E.公眾形象
3.下面哪些方法是確定銷售隊伍規模的常用方法?( )
A.分解法
B.目標任務法
C.工作量法
D.銷售百分比法
E.競爭對等法
4.避免外匯風險的主要方法有( )
A.利用遠期外匯交易
B.利用外匯期權交易
C.適當調整外匯受險額
D.平衡資產與負債數額
E.采用多角化經營
三、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2分)
1、協同效應
2、惡意收購
3.品牌
4.風險報酬率:
四、簡答題(每題7分,共28分)
1、簡述需求層次理論的基本思想
2、簡述戰略聯盟可以帶來哪些優勢
3、簡述產業市場購買行為的特點
4、簡述關于財務管理目標幾種主要的觀點。
五、論述題(每題11分,共22分)
1、試論企業實現差異化有那些途徑。
2、試論述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各個階段所要采取的營銷策略。
六、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案例1:
格蘭仕集團從一家生產羽絨服裝的鄉鎮企業成長為全球知名的微波爐生產企業集團,其成長歷程令人贊嘆。
1979年,格蘭仕前身廣東順德佳洲羽絨廠成立,十年后產值達百億元。1991年,格蘭仕最高決策層普遍認為,羽絨服裝及其它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達成共識,從現行業轉移到一個成長性更好的行業。1992年9月,中外合資的格蘭仕電器有限公司開始試產,第一臺以“格蘭仕”為品牌的微波爐正式誕生。1995年,格蘭仕銷售量達25萬臺,市場占有率為25%,在中國市場占據第一位。1996年8月和1997年2月,格蘭仕兩次價格戰實現了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
格蘭仕集團于1998年開始實施新的戰略,通過國際化與多元化實現全球市場小家電多項冠軍的宏偉目標。當年微波爐產銷量達450萬臺,成為全球最大規模化、專業化制造商;豪華電飯煲產銷規模達到250萬臺,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商。
1999年1月,格蘭仕結束最后一個輕紡產業毛紡廠,全面轉型為家電集團。2000年,格蘭仕微波爐生產能力達到1200萬臺,全球第一,電飯煲生產規模擴至800萬臺,正式進入電風扇市場,計劃在兩年內達到2000萬臺。2000年9月23日格蘭仕集團宣布投資20億元進入空調制造業,這是格蘭仕集團一次重大的戰略決策。
問題:
一般而言多元化的動因和國際化的目的各是什么?格蘭仕多元化的動因和國際化的目的各是什么?
案例2、某公司2017年銷售產品100萬件,單價60元,單位變動成本40元,固定成本總額為1000萬元,公司資產總額1000萬元,資產負債率50%,負債平均年利息率為10%,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1)計算2017年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聯合杠桿系數
(2)若2018年銷售收入提高30%,計算2018年每股利潤增長率。
由于文章過長,關于答案可查看:2019年同等學力工商管理綜合模擬試題級參考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