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要求學生較準確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較系統地掌握其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相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二、內容
《公共政策分析導論》大綱
1.導論
1) 政策分析學科的范式
2) 政策分析學科的沿革
3) 政策分析學科的意義
2.政策系統及其運行
1) 公共政策的本質
2) 政策系統的構成
3) 政策過程及其功能環節
3.政策活動者
1) 政策活動者的構成
2) 政策活動者互動的解釋框架
3) 作為現代政策研究組織的智庫
4.政策制定
1) 政策制定概述
2) 政策制定的過程
3) 政策制定的中國特色
5.政策執行
1) 政策執行概述
2) 政策執行的過程
3) 政策執行中的工具選擇
4) 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問題
5) 政策執行的中國經驗
6.政策評估與監控
1) 政策評估概述
2) 政策評估過程
3) 政策評估的模式
4) 政策監控
7.政策終結與周期
1) 政策終結
2) 政策周期
3) 政治—經濟周期
8.政策變遷與學習
1) 政策變遷概述
2) 政策變遷的兩種基本模式
3) 政策變遷過程中的學習
9.政策分析的方法論
1) 系統分析方法
2) 公共政策的經濟學分析
3) 公共政策的倫理學分析
4) 政策分析中的創造性思維方法
10.政策分析的程序與技術
1) 政策分析的程序
2) 政策分析過程中常用的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大綱
1.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框架
1) 公共政策的本質
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與主要功能
2. 政府、市場與公共政策的關系分析
1) 社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2) 市場失靈、政府失靈和志愿失靈
3) 政府角色與公共政策
3. 公共政策系統分析
1) 公共政策主體
2) 公共政策客體
3) 公共政策環境
4) 公共政策工具
4.公共政策問題的構建分析
1) 公共政策問題概述
2) 公共政策問題構建的程序
3) 公共政策議程的建立
5.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1) 公共決策體制
2) 政策方案規劃的綜合分析
3) 政策方案規劃的基本程序
4) 公共政策合法化
6.公共政策內容的執行分析
1) 政策執行的理論研究
2) 公共政策執行的模型
3) 公共政策執行過程與方式
7.公共政策效果的評價分析
1) 公共政策評價概述
2) 公共政策評價的操作
3) 公共政策的終止
8.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論
1)現代科學方法論與模型方法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style="width:613px;" width="612">
2) 數學分析的基本模型
3) 事實、價值、規范與可行性分析
4) 利益分析的內容及其實現途徑
5) 系統方法與系統分析
9.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分析方法
1) 構建公共政策問題的方法
2) 政策備擇方案的優化技術
3) 預測及預測方法
4) 政策效果評價方法
10.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與框架
1) 公共政策的政治分析模型
2) 公共政策的理性分析模型
3) 公共政策的分析框架
11.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一)
1) 規劃方法
2) 決策方法
3) 投入產出分析方法
12.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二)
1) 描述統計
2) 推斷統計
3) 回歸分析
4) 回歸分析在政策分析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