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標
1、掌握外國教育思想和制度發展的基本史實,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歷史發展的線索。
2、了解外國教育史的基本文獻,認真閱讀和理解國外名著。
3、能運用歷史方法和知識分析教育現象。
4、通過外國歷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養熱愛教育
事業、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圍
一、古希臘教育
(一)古風時代的教育
斯巴達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時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動與觀念。
2、蘇格拉底的教育活動與思想: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方法”。
3、柏拉圖的教育活動與思想:學園;學習即回憶;《理想國》。
4、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動與思想:靈魂論;自由教育。
二、古羅馬教育
(一)共和時期的羅馬教育
(二)帝國時期的羅馬教育
(三)昆體良的教育思想
三、西歐中世紀教育
宮廷學校;騎士教育;城市學校與行會學校;中世紀大學。
四、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義教育家
維多里諾創辦的“快樂之家”
(二)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特征
五、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教育發展
(一)英國教育的發展
公學;貝爾-蘭開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1944年教育法》。
(二)法國教育的發展
啟蒙運動時期國民教育設想;雷佩爾提計劃;《帝國大學令》與大學區制。
(三)德國教育的發展
巴西多與泛愛學校;實科中學;柏林大學與現代大學制度的確立。
(四)俄國及蘇聯教育的發展
《統一勞動學校規程》; 20世紀20年代的學制調整和教學改革實驗;20世紀30年代教育的調整、鞏固和發展。
(五)美國教育的發展
賀拉斯.曼與公立學校運動;六三三學制;初級學院運動;《國防教育法》;生計教育;恢復基礎運動;《國家在危機中》。
(六)日本教育的發展
20世紀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歐美教育思想的發展
(一)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
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論普及教育、泛智學校、統一學制及其管理實施;論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論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
(二)盧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論及其影響。
(三)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
論教育目的;論教育心理學化;論要素教育;初等學校各科教學法。
(四)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道德教育理論;課程理論;教學理論;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傳播。
(五)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
教育適應自然原則;幼兒園;恩物;作業。
(六)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論人的全面發展與教育的關系;論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大意義。
(七)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實驗
新教育運動;梅伊曼、拉伊的實驗教育學;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進步主義教育;昆西教學法;道爾頓制;文納特卡計劃;設計教學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論教育的本質與目的;論課程與教材;論思維與教學方法;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
(十一)現代歐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義教育;要素主義;永恒主義;新行為主義教育;結構主義教育;終身教育思潮;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潮。
(十二)蘇聯教育思想
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凱洛夫教育學體系;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
主要參考書目:
吳式穎 李明德主編,張斌賢 單中惠副主編:《外國教育史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