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性質
《金融學綜合》是金融碩士(MF)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科目之一。《金融學綜合》考試要力求反映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金融專業人才。
二、考試要求
測試考生對于與金融學和公司財務相關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三、考試分值與內容
本科目滿分150分,其中,金融學部分為90分,公司財務部分為60分。
(一)金融學
1.貨幣與貨幣制度貨幣的職能與貨幣制度國際貨幣體系2.利息和利率
利息利率決定理論利率的期限結構
3.外匯與匯率
外匯
匯率與匯率制度幣值、利率與匯率匯率決定理論
4.金融市場與機構金融市場及其要素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衍生工具市場金融機構(種類、功能)
5.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商業銀行的風險特征
6.現代貨幣創造機制存款貨幣的創造機制 中央銀行職能中央銀行體制下的貨幣創造過程
7.貨幣供求與均衡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給貨幣均衡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8.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及其目標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中介指標
9.國際收支與國際資本流動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國際資本流動10.金融監管金融監管理論巴塞爾協議金融機構監管金融市場監管(二)公司財務1.公司財務概述什么是公司財務財務管理目標2.財務報表分析會計報表財務報表比率分析
3.長期財務規劃銷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資與增長
4.折現與價值現金流與折現債券的估值股票的估值
5.資本預算
投資決策方法增量現金流凈現值運用資本預算中的風險分析
6.風險與收益
風險與收益的度量均值方差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無套利定價模型
7.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貝塔(β)的估計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8.有效市場假說有效資本市場的概念有效資本市場的形式有效市場與公司財務9.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債務融資與股權融資資本結構MM定理
10.公司價值評估
公司價值評估的主要方法三種方法的應用與比較432 統計學一、考試目標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統計學》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應用統計碩士生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應用統計專業碩士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用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法制觀念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統計專業人才。
考試要求是測試考生掌握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統計方法。具體來說,要求考生:
1.掌握數據收集和處理的基本方法。
2.掌握數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基本的概率論知識。
4.具有運用統計方法分析數據和解釋數據的基本能力。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涵蓋范圍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允許使用計算器(僅僅具備四則運算和開方運算功能的計算器),但不得使用帶有公式和文本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三)試卷涵蓋范圍
統計學理論基礎、概率論理論基礎、統計學應用分析三、考試內容(一)統計學
1.調查的組織和實施。
2.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
3.數據的預處理。
4.用圖表展示定性數據。
5.用圖表展示定量數據。
6.用統計量描述數據的水平:平均數、中位數、分位數和眾數。
7.用統計量描述數據的差異:極差、標準差、樣本方差。
8.參數估計的基本原理。
9.一個總體和兩個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
10.樣本量的確定。
11.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
12.一個總體和兩個總體參數的檢驗。
13.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4.單因子和雙因子方差分析的實現和結果解釋。
15.變量間的關系;相關關系和函數關系的差別。
16.一元線性回歸的估計和檢驗。
17.用殘差檢驗模型的假定。
18.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19.多元線性回歸的擬合優度和顯著性檢驗;
20.多重共線性現象。
21.時間序列的組成要素。
22.時間序列的預測方法。
(二)概率論
1.事件及關系和運算。
2.事件的概率。
3.條件概率和全概公式。
4.隨機變量的定義。
5.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數;離散型均勻分布、二項分布和泊松分布。
6.連續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密度函數和分布函數;均勻分布、正態分布和指數分布。
7.隨機變量的期望與方差。
8.隨機變量函數的期望與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