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的
《貨幣銀行學》作為經濟學專業的核心學位課程,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對貨幣問題及其價格(利率)機制的基礎知識、金融市場及其機構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貨幣供給、貨幣需求、貨幣均衡、貨幣政策以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基礎性知識的掌握、理解與運用情況。
二、考查要求
專題一、關于貨幣的基礎知識
1.掌握
貨幣的產生、貨幣的形態、貨幣的種類、貨幣的職能、貨幣制度以及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知識
2.理解
貨幣的起源、不同貨幣學說對貨幣本質的認識、不同類型貨幣的區分標準
3.運用
分析最新的貨幣發展形態,判斷其發展前景
專題二、關于利率的基礎知識
1.掌握
利息的定義、利率的種類、利率的計算、利率的決定、利率結構、利率的作用、中國的利率市場化
2.理解
利率的實質、利率的決定理論、不同的利率結構(特別是利率的風險結構和利率的期限結構)
3.運用
熟悉各種利率的計算、運用基準的利率期限結構的應用,分析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路徑與前景
專題三、金融市場
1.掌握
金融市場及其要素、金融市場的功能、貨幣市場--短期融資市場、資本市場--長期融資市場、衍生工具市場 、投資基金、外匯市場與黃金市場、風險投資與創業板市場 、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等基礎知識
2.理解
金融市場的概念及功能,熟悉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的結構及其主要金融工具的收益率計算,熟悉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了解風險投資等概念
3.運用
根據不同金融市場運作原理分析不同市場的重要性,解釋金融危機爆發的成因,分析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的前景
專題四、金融機構及其體系
1.掌握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中國金融中介體系
2.理解
東西方金融機構體系的具體金融機構構成
3.運用
分析西方金融機構體系的變革趨勢,分析中國金融體系變革的動態
專題五、商業銀行
1.掌握
商業銀行的職能和組織制度、商業銀行的業務與管理、商業銀行的監管
2.理解
商業銀行的核心職能,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包括公司治理結構),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負債管理、資產管理和表外業務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銀行監管目標、內容與體制
3.運用
通過存款乘數的變化分析貨幣發展動態、分析巴塞爾協議發展動態
專題六、中央銀行
1.掌握
中央銀行的產生及類型、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統
2.理解
中央銀行建立的必要性、中央銀行的產生及類型、中央銀行主要管理職責、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統的主要內容與流程
3.運用
運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說明其主要的職能,分析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前景
專題七、貨幣供求與貨幣政策
1.掌握
貨幣供給、貨幣需求、貨幣均衡及其實現、貨幣政策等的基礎知識
2.理解
貨幣供給的定義與度量,貨幣供給的影響因素與投放渠道,貨幣乘數,貨幣需求的含義,貨幣需求的理論、貨幣均衡的判斷標準、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與中介目標、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的運用
3.運用
分析貨幣政策的發展動態,了解不同貨幣中介目標和工具的發展動態
專題八、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1.掌握
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定義與類型、通貨膨脹的衡量指標、通貨膨脹的成因、通貨膨脹的不同效應
2.理解
不同的通貨膨脹指標的優缺點、不同通貨膨脹成因理論的異同、通貨膨脹的不同后果
3.運用
運用不同的手段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分析其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