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識: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原著及內涵、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及內涵、西方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成果。開設的課程應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理論問題研究、晚期馬克思主義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題研究、哲學基礎理論等課程。通過上述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與研究,掌握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問題和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的現實問題的能力,保證博士研究生培養的高質量。要求博士研究生應具備完整的近、現代西方哲學知識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特別是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知識,以及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重大現實問題的能力。
基本素養:博士生的基本素養包括學術素養和學術道德素養兩部分。學術素養主要是要培養博士生的專業知識基礎、學術鑒別能力、學術研究能力、學術創新能力以及學術交流能力。博士生的專業知識基礎的核心是使其具有發現理論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的能力,并運用這些專業知識提出解決的方案、方法;學術研究能力是指在發現理論問題的基礎上能夠運用專業知識推理、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學術創新是衡量博士生培養水平的根本尺度。學術創新主要體現為或者提出新問題,或者提出新方法;或者得出新結論等等;學術交流能力主要表現為撰寫論文和參加學術會議能熟練運用專業語言表達思想,博士期間要求博士至少參加1次本專業重要的國內、外學術會議。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至少發表包括一篇C刊在內的學術論文
所謂學術道德素養主要是學術研究過程中遵循求真、求實的道德規范。博士論文選題應瞄準和圍繞本學科重大理論問題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展開,應具備一定的理論前沿性和重要的現實價值。博士論文開題在二年級期末開始,開題報告必須具備研究論題的詳細綜述,經導師組及導師同意后方可開始寫作。博士論文規范和字數符合學校的基本要求,博士論文字數一般在10-15萬字之間,寫作時間為半年至一年,畢業前一學期完成博士論文,并舉行預答辯。預答辯通過方可提交盲評,盲評過后方可進入答辯程序。博士論文需要有明確創新點和不足的說明,并通過學校博士論文的檢測,沒有學術不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