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概況及培養目標
1、專業概況
中國傳媒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點2007年開始招收首屆碩士研究生,迄今已經為社會輸送了逾50多名優秀經濟學碩士。2010年中國傳媒大學獲得了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點,產業經濟學成為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
產業經濟學以產業為研究邏輯起點,研究產業內部各企業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規律、產業本身的發展規律、產業與產業之間互動聯系的規律以及產業在空間區域中的分布規律等,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發展、產業布局和產業政策等。20世紀工業化道路是經濟發展主要途徑,產業經濟學則是以工業化為中心產業發展規律研究。進入21世紀,經濟形態從工業經濟升級為數字經濟,產業經濟學從研究范疇、產業聚焦、研究工具,到產業人才培養都有了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廣泛的空間。
中國傳媒大學在文化傳媒與互聯網領域,擁有雄厚的教學與實踐平臺,強大的師資隊伍和科研力量。產業經濟學科的建設是以經濟系與區域經濟研究院為依托,整合全校文化傳媒和大數據與網絡技術等教學資源,突出文化傳媒與產業互聯網特色,緊貼數字時代的經濟發展前沿,形成了具有鮮明行業特征的產業經濟學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擁有多層次的經濟學類人才學歷教育,學歷層次齊全,體系完善,學歷教育接續性好。本科層面的專業有經濟學(傳媒經濟方向)、經濟學(互聯網經濟方向)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文化貿易方向);碩士層面有產業經濟學學術碩士(區域文化經濟研究、版權經濟和數字經濟)、國際貿易學學術碩士(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和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國際媒體商務、數字貿易);博士層面有傳媒經濟學專業。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經濟學專業是校級特色專業,并在2015年完成了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經濟學專業傳媒經濟國際化綜合改革》。
中國傳媒大學在經濟學領域,與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考文垂大學等國外名校聯合運行碩士研究生培養項目,并開展校際間的科研合作,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推動了產業經濟學人才培養的國際化進程。
2、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了解數字經濟時代的經濟發展趨勢與產業發展形態,了解文化傳媒的產業特征,掌握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與一定的大數據的分析能力,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備向相關學科擴展滲透的能力,具備國際視野,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能夠勝任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學術機構和企業等單位的經濟分析、研究、預測、規劃和管理等工作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專門人才。
二、研究方向和內容
1、01區域文化經濟研究方向
研究區域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產業區域關系協調,包括:(1)區域間文化產業的比較;(2)區域的文化產業發展趨勢與特征;(3)區域間文化產業的空間關系與協調效應;(4)區域文化產業政策;(5)區域文化產業系統等。
2、02版權經濟方向
研究版權的經濟屬性,版權產業的運行規律,包括:(1)版權保護與版權產業發展關系研究;(2)互聯網中版權制度的經濟學分析;(3)版權價值評估研究;(4) 版權證券化研究;(5)版權的引進與輸出貿易研究;(6)版權產業的國際間比較等。
3、03數字經濟方向
研究數字經濟下的消費、生產、交換和分配的特點和規律,包括:(1)平臺經濟的特征與規律;(2)互聯網產業組織與結構;(3)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與特征;(4)數字經濟中的生產組織變革;(5)網絡消費的特征與發展;(6)網絡交易平臺的發展;(7)數字鴻溝下的收入分配變化;(8)數字經濟下的商業模式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