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學師范學院是全校最富綜合實力的學院之一。現有教職工5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24人,35歲以下青年教師均具有碩士學位,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名,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選2名,舟山市11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1名。現有本碩學生1000余名。
學院設置有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小學教育三個全日制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始于1998年,為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分師范和文秘兩個培養方向。師范方向以培養中學語文教師為主,文秘方向以培養企事業單位文秘人才為主。其中,文秘方向為學校首批重點建設的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內唯一文科類專業。
歷史學專業始于2005年,主要為師范方向,以培養中學“社會”課程(歷史、思政、地理)師資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專門人才為主,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為第二方向。歷史學專業于2016年獲批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專業。
小學教育專業始于2003年,主要為師范方向,以培養具備教育理論素養和教育實際工作能力(語、數、英)小學教師及教育科研、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為主。
學院還設有教育專業學位碩士點,學科教學(語文)、學科教學(歷史)、學科教學(英語)3個專業領域。
學院擁有“浙江省‘十二五’重點建設教師培養基地”、“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等高層次卓越教師培養平臺和“中國海洋文化研究中心”、“非洲沿海國家研究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等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以及“觀音文化研究所”、“舟山市海洋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舟山市歷史學會”、“海洋文化研究所”等高層次教學科研平臺。學院教師在認真履行教學職責的同時,致力于科學研究工作,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近五年來,學院教師承擔省部級及以上課題22項,其中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重點課題5項,并多次承擔國家海洋局、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的委托課題。獲得各類科研獎項近40項,廳局級以上獎勵27項,出版著作56部,發表論文300余篇。學院教師立足于當地現實,積極服務地方,努力建立對外合作關系,和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韓國木浦大學島嶼研究所等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取得一定的成就。
學院本著“以人為本,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素養的高質量人才。在拓寬學生就業面上,畢業生除了能勝任中小學教學工作以外,還能從事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文秘、新聞傳媒、工作,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學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5%左右,連續多年居全校前列。
師范學院將隨著舟山新區飛躍式發展的步伐,加快學科建設,加大專業發展,加強師資引進,力爭為社會輸送更多地高層次優秀人才,為浙江海洋文化大省、舟山新區的建設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